新闻动态

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先进机组案例展示(之五)

发布时间: 2024-01-22 08:11:00

二级单位名称:科学研究院

设备名称:电子探针(1210229S

机组成员: 郝金华、孔德鑫

一、仪器信息

电子探针实验室EPMA-1720型电子探针分析仪(1210229S),配备有波谱、能谱分析仪。电子探针(EMPA)是进行固态样品表面形貌、结构观察和微区成分分析测试的常规分析仪器,具有以下特点:(1)空间分辨率高,可完成约1μm2区域的元素成分分析;(2)分析元素范围广,可测 B5-U92元素;(3)不破坏样品;(4)可进行元素线、面扫描分析;(5)应用范围广,可以测试人类生产、社会活动中所涉及的块状固态物质元素成分分析,在地质学、材料学、宝玉石学等学科得到广泛应用。


EPMA-1720型电子探针分析仪(1210229S

 

二、运行管理工作概况

1、 建立健全完善仪器日常管理制度并张贴于实验室明显位置,包括“实验室管理运行规章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实验室岗位制度”、“仪器操作规程”等;

2、 严格履行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实行实验室专业人员测试过程全负责制,严格执行安全制度,确保仪器和实验室正常安全运行;

3、 严格要求操作人员考核合格后,执证上岗上机原则;操作人员需严格遵照仪器操作规程使用仪器,操作过程中认真如实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如发现仪器不正常或损坏,立即报告实验室专业人员;

4、 实验室人员定期对仪器开展维护和保养;出现问题时及时与科研院维修人员和厂家工程师联系,完成维修以及时恢复仪器正常工作;

5、 仪器共享采取预约制,使用人员需在“中国地质大学大型仪器管理系统”平台填写使用申请,实验室通过后按顺序安排测试时间。

 

三、仪器共享使用成效

2022年度电子探针开放共享使用情况:

12022年度仪器机时用于校内测试共享机时约为1800小时,校外共享机时为100小时,用于本科生教学机时为6学时,共计1906使用机时;共计约测试分析700余光薄片/矿物靶等样品;

225名本科生在仪器完成上机实习课程学习,校内69名研究生接受仪器操作指导可独立完成部分测试操作过程,1名研究生经培训可进行独立仪器操作并后续在实验室开展助管工作;

3、利用电子探针测试数据支撑发表的文章14篇(据初步统计),其中SCI三大检索12篇,中文核心2篇,文中俱已清晰标示测试仪器类型、工作参数及支撑科研项目;

4、仪器测试服务收入总计36万元,其中校内约35万元,校外1万元;主要服务于我校地质学、材料学、宝玉石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5、仪器原有功能4项(定性、定量、线分析、面分析)得到充分利用。

仪器共享产生的科技创新成效案例:

1、微细矿物精确物质成分测试,助力新矿物发现:2022年度电子探针仪器共参与6个新矿物的命名申报工作,其中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正式通过4个(砷磷锌东川石IMA2022-011、石匠山石IMA2022-029、彭氏锑铅石IMA2022-068、施硼硅钙石IMA2023-026),以上新矿物的申报资料中的矿物元素成分分析数据全部由电子探针(EPMA17201210229S)提供,表明仪器测试分析能力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电子探针(EPMA1720)将全力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我校李国武教授团队新发现的多种新矿物被IMA-CNMNC批准,得到国际公认,彰显了我国矿物学家对基础矿物学所做出的重大新贡献,提高了我国矿物学基础研究水平,极大提升了我国学者在国际矿物学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是对基础矿物学的又一重大贡献。

2、精确月球角砾岩物质成分测试,识别月球高地岩屑物质:2022年度电子探针参与嫦娥五号角砾岩光片样品(CE5C0800YJYX132GP)中矿物的测试分析,对4块来自高地的岩屑物质中不同矿物进行高精度主量元素分析,鉴定了目标区域的矿物种类,获取矿物主量成分及结构特征,首次在嫦娥五号的角砾岩样品中发现并识别了来自月球高地的岩屑物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光谱学专业期刊《Atomic Spectroscopy》。


嫦娥五号角砾岩(CE5C0800YJYX132GP)局部区域元素X射线分布图


3、高空间分辨率元素分析,识别矿床元素赋存状态:电子探针高空间分辨率微区成分分析的特点,适用于矿石中有益、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的研究。电子探针先后参与了多个基金委重大计划重点项目研究工作,电子探针在显微、超显微金赋存状态的研究、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钴)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及分散元素在矿物中赋存状态的研究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矿区的地质矿床学研究、矿产勘查及选冶工作指明了方向。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铂族(钴)元素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