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
  • 2024
    01.19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大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加强对大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管理与考核,充分调动大型仪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文件要求,学校近期开展了2022年度大型仪器共享情况绩效考核评选评优工作。经单位申报、推荐,学校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查,最终评选出2022年度大型仪器设备考核优秀管理单位1个、良好管理单位2个、优秀机组8个、良好机组11个,具体名单如下:1.优秀管理单位:科学研究院2.良好管理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珠宝学院3.优秀机组: 序号 所属学院 设备名称/编号 设备负责人 机组成员 1 科研院 高能量激光剥蚀系统+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仪/1909639S+1805618S 张亮亮、谢锦程 张亮亮、谢锦程 2 科研院 激光等离子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激光剥蚀系统/20072378+1710827S+1710828S 苏犁 苏犁、张红雨 3 科研院 多接收杯等离子体质谱仪/1803128S 何永胜 何永胜、柯珊、朱建明、王水炯、鲁颖淮、吕逸文、刘盛遨、徐丽娟、李丹丹、刘金高 4 科研院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1205926S 朱建明 朱建明、鲁颖淮、刘金高、何永胜、柯珊、刘盛遨、徐丽娟、李丹丹、王水炯 5 科研院 电子探针/1210229S 郝金华 郝金华、孔德鑫、李池、邓晴晴、任静、李涛 6 水环学院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1813907S 刘菲、代云容 刘菲、代云容 7 材料学院 扫描电子显微镜/1502549S 敖卫华 敖卫华 8 数理学院 同步热分析仪/2009982S 戚洪彬 戚洪彬、彭志坚、范寒寒   4.良好机组: 序号 所属学院 设备名称/编号 设备负责人 机组成员 1 材料学院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1508654S 王丽娟 王丽娟、谢修鑫、李雨鑫、雷馨宇、朱坤乾 2 科研院 热电离质谱仪/1304201S 徐丽娟 徐丽娟、何永胜、刘金高、王于健 3 科研院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激光剥蚀系统/1602721N+1704409S 张亮亮 张亮亮 4 科研院 多接收杯等离子体质谱仪/1808041S 韩贵琳 韩贵琳 5 水环学院 离子色谱仪/1813917S 刘菲、何江涛 刘菲、何江涛 6 数理学院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503296S 成媛媛 成媛媛、朱久娟 7 科研院 X-射线粉晶衍射仪/1304125S 刘广耀 刘广耀 8 珠宝学院 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1802815S 袁野 袁野 9 材料学院 X射线衍射仪/1504328S 范慧 范慧 10 水环学院 微量热仪/1802853S 姚俊 姚俊 11 数理学院 铁电测试系统/1510839S 赵长春 赵长春、孟德忠、孙瑞锦  望受表彰的单位及机组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为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工作作出新的贡献。各二级单位及全体机组向受表彰的单位及机组学习,增强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意识,不断提升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领导小组办公室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2024年1月19日5447084934280619.doc
  • 2023
    06.08
    各二级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收费标准》已经2023年5月23日第7次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附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收费标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3年6月7日  971500445311956.doc
  • 2023
    03.31
    关于学校2023年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收费标准公示的通知各二级单位:为促进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根据学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试行)》(中地大京发【2019】100号),根据各学院提交材料,实设处汇总制定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收费标准(2023版)并予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4月3日至2023年4月7日,广大师生对公示内容如有异议或建议,请与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联系。 联系人:苗 阳联系电话:82323677邮件:miaoyang@cugb.edu.cn 5453800338132948.xlsx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2023年3月31日
  • 2023
    03.27
    关于开展2022年度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的通知 各相关学院(中心):为加强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促进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试行)》(中地大京发[2019]100号)等文件要求,学校拟开展2022年度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考核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考核范围1、考核周期: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2、考核设备:账面原值单台套在人民币40万元(含)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时间超过一年(含)(以入账时间为准)。3、仪器设备使用时间超过10年以上(2012年12月31日(含)前)、使用时间不足一年以及其他不适用于开放共享的科研仪器设备可不参与考核(详见附件1),只作信息采集,以备上报使用。二、考核对象1、对大型仪器设备机组的考核,主要考核内容包括运机时利用、人才培养、开放共享成效、服务收入、功能利用与开发等五项指标,具体评价指标见附件2。2、对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单位的考核,主要考核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情况、运行使用情况、服务成效等三项指标,具体评价指标见附件3。三、工作安排本次考核工作采取单位自评与学校核评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工作安排如下:1、个人自查:由仪器设备负责人对所负责大型仪器设备2022年度绩效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准备相关纸质佐证材料。2、单位自评:由各学院(中心)对本单位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逐台进行考核、汇总,对本单位大型仪器设备2022年度总体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完成《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绩效考核评价汇总表》(附件4)、《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单位绩效自评报告》(附件5)及其他相关佐证材料(附件6)。3、学校核评: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采取专家组会议评价和现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4、公布结果:考评结束后,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在相关网站公布结果。四、工作要求1、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本次绩效考核工作顺利开展。2、填报的使用机时要有使用记录作支撑,不得虚报。3、凡是有收入的必须提供支撑材料。校内收入须提供有效的纸质凭单,校外收入须提供服务合同/协议/发票、服务结果/检测报告等。4、提交材料务必以学院(中心)为单位统一上报,截止至2023年4月29日前,将附件4、附件5、附件6报送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纸质版须学院(中心)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电子版发送至miaoyang@cugb.edu.cn。五、其他未尽事宜,请联系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联系人:苗 阳电  话:82323677办公室:综合办公楼224室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2023年3月27日45204027625285814.zip
  • 2023
    02.27
    各相关二级单位: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试行)》(中地大京发【2019】100号)文件精神,学校鼓励所有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共享。为规范学校共享服务收费管理,现开展2023年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收费标准统计工作,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新增需开放共享的仪器设备请按要求制定收费标准,请填写附件1、2、3;需对原收费标准进行调整或新增测试项目,请填写附件2、3;针对单价30万元以上不能开放共享的特殊仪器应有正当理由,请填写附件4;收费标准或不开放共享情况均由仪器负责人提出申请,经学院开放共享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请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于3月17日17:00前,以学院为单位将签字盖章纸质版(附件2、3、4)报送至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综合办公楼224),电子版(附件1、2、3、4)发送至邮箱:miaoyang@cugb.edu.cn。联系人:苗阳 联系电话:82323677。附件1:《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信息采集表》附件2:《仪器设备开放服务收费标准申报表》附件3:《仪器设备开放收费标准汇总表》附件4:《特殊仪器设备不开放共享说明表》附件5:《全校30万元及以上大型仪器设备一览表》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2023年2月27日通知附件.zip
  • 2024
    01.22
    二级单位名称:科学研究院设备名称:电子探针(1210229S)机组成员: 郝金华、孔德鑫一、仪器信息 电子探针实验室EPMA-1720型电子探针分析仪(1210229S),配备有波谱、能谱分析仪。电子探针(EMPA)是进行固态样品表面形貌、结构观察和微区成分分析测试的常规分析仪器,具有以下特点:(1)空间分辨率高,可完成约1μm2区域的元素成分分析;(2)分析元素范围广,可测 B5-U92元素;(3)不破坏样品;(4)可进行元素线、面扫描分析;(5)应用范围广,可以测试人类生产、社会活动中所涉及的块状固态物质元素成分分析,在地质学、材料学、宝玉石学等学科得到广泛应用。EPMA-1720型电子探针分析仪(1210229S) 二、运行管理工作概况1、 建立健全完善仪器日常管理制度并张贴于实验室明显位置,包括“实验室管理运行规章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实验室岗位制度”、“仪器操作规程”等;2、 严格履行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实行实验室专业人员测试过程全负责制,严格执行安全制度,确保仪器和实验室正常安全运行;3、 严格要求操作人员考核合格后,执证上岗上机原则;操作人员需严格遵照仪器操作规程使用仪器,操作过程中认真如实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如发现仪器不正常或损坏,立即报告实验室专业人员;4、 实验室人员定期对仪器开展维护和保养;出现问题时及时与科研院维修人员和厂家工程师联系,完成维修以及时恢复仪器正常工作;5、 仪器共享采取预约制,使用人员需在“中国地质大学大型仪器管理系统”平台填写使用申请,实验室通过后按顺序安排测试时间。 三、仪器共享使用成效2022年度电子探针开放共享使用情况:1、2022年度仪器机时用于校内测试共享机时约为1800小时,校外共享机时为100小时,用于本科生教学机时为6学时,共计1906使用机时;共计约测试分析700余光薄片/矿物靶等样品;2、25名本科生在仪器完成上机实习课程学习,校内69名研究生接受仪器操作指导可独立完成部分测试操作过程,1名研究生经培训可进行独立仪器操作并后续在实验室开展助管工作;3、利用电子探针测试数据支撑发表的文章14篇(据初步统计),其中SCI三大检索12篇,中文核心2篇,文中俱已清晰标示测试仪器类型、工作参数及支撑科研项目;4、仪器测试服务收入总计36万元,其中校内约35万元,校外1万元;主要服务于我校地质学、材料学、宝玉石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5、仪器原有功能4项(定性、定量、线分析、面分析)得到充分利用。仪器共享产生的科技创新成效案例:1、微细矿物精确物质成分测试,助力新矿物发现:2022年度电子探针仪器共参与6个新矿物的命名申报工作,其中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正式通过4个(砷磷锌东川石IMA2022-011、石匠山石IMA2022-029、彭氏锑铅石IMA2022-068、施硼硅钙石IMA2023-026),以上新矿物的申报资料中的矿物元素成分分析数据全部由电子探针(EPMA1720,1210229S)提供,表明仪器测试分析能力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电子探针(EPMA1720)将全力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我校李国武教授团队新发现的多种新矿物被IMA-CNMNC批准,得到国际公认,彰显了我国矿物学家对基础矿物学所做出的重大新贡献,提高了我国矿物学基础研究水平,极大提升了我国学者在国际矿物学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是对基础矿物学的又一重大贡献。 2、精确月球角砾岩物质成分测试,识别月球高地岩屑物质:2022年度电子探针参与嫦娥五号角砾岩光片样品(CE5C0800YJYX132GP)中矿物的测试分析,对4块来自高地的岩屑物质中不同矿物进行高精度主量元素分析,鉴定了目标区域的矿物种类,获取矿物主量成分及结构特征,首次在嫦娥五号的角砾岩样品中发现并识别了来自月球高地的岩屑物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光谱学专业期刊《Atomic Spectroscopy》。嫦娥五号角砾岩(CE5C0800YJYX132GP)局部区域元素X射线分布图 3、高空间分辨率元素分析,识别矿床元素赋存状态:电子探针高空间分辨率微区成分分析的特点,适用于矿石中有益、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的研究。电子探针先后参与了多个基金委重大计划重点项目研究工作,电子探针在显微、超显微金赋存状态的研究、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钴)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及分散元素在矿物中赋存状态的研究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矿区的地质矿床学研究、矿产勘查及选冶工作指明了方向。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铂族(钴)元素分布图
  • 2024
    01.22
    二级单位名称:科学研究院设备名称: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 1205926S)机组成员:朱建明,鲁颖淮、刘金高,何永胜、柯珊、刘盛遨,徐丽娟,李丹丹 、王水炯。一、仪器信息 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Neptune Plus 型MC-ICP-MS;主要用于金属稳定同位素组成和放射性同位素比值的高精度测定。目前实验室已研发了Mg、Cr、Fe、Ni、Cu、Zn、Mo、Cd等金属元素稳定同位素和Pb、Rb-Sr、Lu-Hf等放射性元素同位素的高精度分析方法,服务于地球深部碳-氧循环、壳-幔相互作用、核幔分异、早期地球形成与演化、有毒重金属污染物来源与过程示踪以及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地球与环境科学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层面的科技部重大、基金委重点、面上科技项目和各类人才项目等。二、运行管理工作概况设备日常管理是以精通仪器和分析技术的科学家负责制为主,负责仪器运行、维护和方法研发中的疑难问题解决,并安排研究生助管一名负责仪器使用记录、辅助气订购、日常仪器问题的报送和机时预约等事宜。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质量控制实验,运行中出现的重大仪器故障由仪器负责人最终诊断确认后,与厂商工程师共同协商解决,并检查维修后仪器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基本维护则由仪器负责人交给研究生助管进行,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定期备份和存档实验数据,培训人员,并建立快速响应的故障排除机制,减少停机时间。同时,因仪器负责人也是教授,在其开设的相关课程中也会将仪器的基本原理,如何使用和建立方法等知识讲授给研究生,完成仪器相关知识的基本培训。仪器助管经过仪器负责人的培训后,交由研究生助管进行仪器的日常维护和后期使用者的培训,考核确认具有上岗资格后交付研究生进行独立操作和使用。开放共享执行不少于总使用机时1/3的标准,对校内和校外科研机构实行有偿服务,以保证仪器的良好维护和高效运行。三、仪器共享使用成效2022年度该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1205926S)总机时2184小时,除去维护机时120小时和因疫情等不可抗拒因素停机外,全年有效运行上报机时为2067小时,做到了充分利用仪器开机机时。培训了具有仪器独立操作资格的研究生14名,在助管指导下能够独立操作的研究生4名,并完成教学演示实验人员59人次,共计77人次。测样量280件,技术开发项目2项(仪器新增功能),服务科研项目17项,借助该仪器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3篇,年度总服务收入691600元,其中对外单位服务收入584800元。服务对象包括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单位。本仪器支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7084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612441, 41073017)等,针对具有复杂基质的低钼含量样品的高精度Mo同位素分析困难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良的Mo同位素分析流程,在本仪器上实现了Mo同位素的高灵敏度测量,可以对Mo含量低至5 ng的样品进行准确分析,并首次报道了41种具有不同Mo含量的地质标样Mo同位素组成,为实验室间数据比较提供了基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原子光谱分析领域国际期刊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上。同时,利用研发的Ni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典型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黄土等样品开展系统Ni同位素组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精确厘定了大陆上地壳的平均Ni同位素组成,为应用Ni同位素示踪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质历史时期镍的演化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地球化学权威期刊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上。 对外服务方面,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21年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2025705)获得者刘承帅研究员合作,在Cd同位素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1)对基岩岩性截然不同的、两个受采矿业影响的流域沉积物和土壤样品进行了系统的Cd和Pb同位素研究,揭示了沉积物和土壤中Cd主要来源与迁移的主要控制因素,以及Cd在硅酸盐质和钙质河流流域中不同的命运,建议在制定Cd污染控制政策时必须考虑区域岩性。(2)在森林和农田土壤剖面的不同层中观察到显著的Cd同位素组成变化,揭示矿物转化、成土作用和生物活动控制了Cd的动态和重新分配,证明Cd同位素是研究土壤系统中Cd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有力潜在工具。(3)对三个不同生长阶段的水稻及其土壤中的Cd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Cd元素的迁移及其同位素分馏与 pH 值变化有关,揭示了交替地灌溉和排水会影响土壤–水稻系统中与碳酸盐结合Cd的迁移,进而影响Cd同位素分馏。研究为土壤–水稻系统中Cd的生物地球化学迁移认识提供了新的见解。以上系列成果分别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国际TOP期刊Water Research,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 2024
    01.22
    二级单位名称:科学研究院设备名称:多接收杯等离子体质谱仪机组成员:何永胜、朱建明、刘盛遨、刘金高、王水炯、柯珊、鲁颖淮、吕逸文、徐丽娟、李丹丹一、仪器信息设备名称: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设备型号:Neptune plus 设备编号:1803128S主要用途:该仪器以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Fe-Mg-Ca-Cu-Zn-Cr-Ni-Cd)为特色,兼顾放射性同位素测试与应用(Sr-Nd-Pb-Hf-Os)。随着同位素分馏行为、机理研究的深入认识,MC-ICP-MS为应用金属同位素示踪深部碳、氧循环、地球古环境与生命演化、微生物成矿作用、行星增生与分异等特色方向提供了重要手段。二、运行管理工作概况设备日常运行管理主要由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管理员依照学校有关规定做好仪器设备维护和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制定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开展仪器设备操作培训和使用指导;执行学校和学院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规定,保障仪器设备高效运转;报送仪器设备运行绩效数据,接受学校和学院的监督管理和开放共享考核评价;依照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做好仪器设备运行环境和场所的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规程,开展人员安全培训。三、仪器共享使用成效2022年度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仪有效运行机时为3409小时,测试样品2413件,基本做到除不可抗拒因素外全年运行,机时利用合理且充分;培养具有仪器独立操作资格的学生19人,在指导下能独立完成部分测试的学生8人,完成教学演示实验和参观人员共计78人次;利用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仪发表三大检索论文28项,承担教学实验项目3项、科研项目16项;年度总服务收入538800元;仪器设备新增功能5项。本设备支撑李曙光院士团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部碳、氧循环的金属同位素示踪技术项目,利用Zn、Mg同位素对来自南海和菲律宾海的含碳酸盐和不含碳酸盐的俯冲沉积物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溶解的碳酸盐具有比硅酸盐组分更重的Zn同位素组成和更轻的Mg同位素组成。研究发现联合Zn同位素和Mg同位素手段可有效识别俯冲碎屑沉积物中溶解的碳酸盐组分,对认识和示踪俯冲带碳酸盐的溶解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发表在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上。本设备支撑李曙光院士团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部碳、氧循环的金属同位素示踪技术项目,首次报道了克拉通榴辉岩及其组成矿物的Zn同位素数据,发现硅酸盐与碳酸盐之间的Zn同位素交换是榴辉岩富集重的Zn同位素组成的成因。本研究支持Koidu克拉通榴辉岩的起源为再循环的碳酸盐化洋壳,对解释板内碱性玄武岩的Zn同位素组成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发表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 何永胜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潘永信院士团队合作,利用本设备开展厌氧光合铁氧化菌诱导的Fe(Ⅱ)氧化实验,发现在厌氧光合铁氧化菌诱导的Fe(Ⅱ)氧化过程中,铁氧化物产物可在22天内与溶解Fe达到同位素交换平衡,并标定了相关分馏系数。结合前人对铁建造的Fe同位素组成研究,揭示了古海洋中铁的氧化还原状态演化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期刊上。
  • 2024
    01.22
    二级单位名称:科学研究院 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室设备名称:等离子质谱仪/激光剥蚀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机组成员:苏犁、张红雨一、仪器信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室”拥有的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设备编号20072378)和激光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设备编号1710827S+1710828S)专业仪器(如图1),主要承担:岩石微量(ICP-MS实验室)和矿物原位定年、矿物微量元素含量(LA-ICP-MS实验室)的精确分析,除满足本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外,向国内外地学界研究人员,以及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在读学生开放,检测工作质量受到地学界同行的普遍认可。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校内、外研究人员发表含有实验室成分分析或U-Pb年龄检测结果的SCI检索研究论文21篇。 图1 a、等离子体质谱( ICP-MS,20072378),b、激光等离子体质谱仪 (LA-ICP-MS,1710827S+1710828S)二、运行管理工作概况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在编教师3人(苏犁(2022年6月退休),张红雨,秦红),获聘上岗的在读研究生7人,获聘上岗本科生1人,返聘仪器维修工程师1人(李池)。实验室采用线上和线下并行的运行管理系统(如图2),包括实验分析平台、资质认证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和岗前培训等(如图3),严格按管理制度进行设备日常管理、使用培训和开放共享等,维修工程师保证及时精准地仪器维修维护,高效、有序地保障了实验室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工作。 图2 运行管理系统 图3 部分运行管理板块三、仪器共享使用成效基于上述运行管理系统2022年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室两套仪器开放共享成效显著,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测试收入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比较好的成绩。2022年两套大型仪器总运行机时、测样数、培训人数、发明专利数、发表论文数、科研项目和测试收入等各项考核均达优秀,综合考核得分95分以上,具体情况见表1。 表1、等离子体质谱和激光等离子体质谱开放共享成效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年有效运行机时 测样数 培训人数 发明专利 发表论文 科研项目 社会服务项目 校内服务收入 (元) 校外服务收入 (元) 总服务收入(元) 等离子质谱仪 20072378 2037 691 89 0 9 15 25 89420 300210 389630 激光等离子题质谱仪 1710827S+1710828S 2344 4703 86 1 12 15 25 100816 103908 204724 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室大型仪器面向国内外各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包括校内多个科研团队和项目组的教师及其学生,以及校外单位如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山大学、青海地质调查第三勘查院、成都理工大学等单位。依托实验室检测数据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代表性案例如下:(一)支撑校内教师科研和教学工作代表性案例:2022年度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刘家军教授团队和翟德高教授研究团队的科研项目提供了物质成分和成岩、成矿时代相关样品的精确分析,特别是借助LA-ICP-MS原位分析技术开展黄铁矿、辉钼矿等硫化物的原位S-Pb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分析和年代学分析研究,对岔路口斑岩钼矿和柿竹园钨锡铋钼矿床和香花岭锡矿床等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演化以及金属沉淀机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American Mineralogist 、Ore Geology Reviews等重要国际期刊发表3篇研究论文。成果一是利用多种定年技术厘定成岩成矿时代,确定了香花岭锡矿两期成矿作用,成果二是岔路口斑岩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沉淀机制,相关成果均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American Mineralogist》上;成果三是电气石成分、同位素特征约束金矿床成因,该成果均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上。(二)支撑校外科研工作代表性案例:2022年度支撑校外重点科研团队—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宋述光教授、魏春景教授团队的研究工作成果。  成果一:祁连山原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研究大洋俯冲带富锰硅质岩的氧化还原反应:地幔楔重要的氧化剂,该成果发表于2022年 American Mineralogists,《美国矿物学家》主编将该成果作为亮点和突破文章进行了专门的评述 (Hetherington, C.J., 2022. Highlights and Breakthroughs: Oxidation of arcs and mantle wedges: It’s not all about iron and water. American Mineralogist 107, 2153-2154.), 指出“该成果提供了发人深省的观点,对大规模地球过程的假设和推论提出了挑战。”通过南祁连增生杂岩带西端的党河南山出露的一套洋内弧前岩石序列。基于岩相学和全岩组分,在这条增生杂岩带中识别出三种火山岩(玻安岩、高镁玄武安山岩、安山岩)和岛弧相关的长英质侵入体。这些岩石显示出微量元素与同位素共变的演化趋势,指示其可能属于同一个岩浆序列。该成果发表于2022年Gondwana Research 上成果二: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东昆仑造山带中的两条蛇绿岩带:原特提斯洋到古特提斯洋的记录;碎屑锆石追踪东昆仑造山带原-古特提斯不连续构造演化;北秦岭高压-超高温岩石变质演化,北秦岭松树沟地区的秦岭杂岩主要由长英质片麻岩或长英质麻粒岩组成,其中分布有透镜状产出的基性麻粒岩和石榴辉石岩等。变质P-T-t轨迹共同揭示了秦岭微陆块在早古生代发生了陆壳深俯冲至90–250km,随后发生快速折返至地壳层次的演化过程。此研究成果发表于Gondwana Research。成果三:保山-贡山地块石炭纪地幔柱岩浆活动与新特提斯洋起始确定保山-贡山地块地幔柱岩浆活动的岩石类型,主要为苦橄岩和大陆溢流玄武岩,地幔潜能温度 1527 ± 86 °C to 1546 ± 98 °C,地幔柱岩浆活动时限 330-280 Ma,确定地幔柱活动早于新特提斯洋的起始,地幔柱的垂向活动造成大陆岩石圈破裂和弱化,古太平洋俯冲带的水平拉伸造成新特提斯洋的形成。研究成果发表GSA Bulletin 。成果四:新太古代大陆俯冲碰撞与板块构造(1) 新太古代花岗岩与大陆碰撞本课题对华北克拉通绥中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出露的新太古代花岗质岩石进行了全面的野外调查,确定绥中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不同类型的富钾花岗质岩石为大陆地壳重熔、再造的产物,其年代学、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点均与显生宙碰撞造山带中的同碰撞及后碰撞岩浆极为类似。反映了太古宙古老陆核在太古宙末期再造的过程,这个再造过程的发生与古老陆核碰撞聚合有着紧密的联系。以上研究成果已发表于Precambrian Research 。(2) 中部造山带垮塌过程的岩浆响应对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北恒山地体出露的古元古代晚期钾质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这些钾质花岗岩以岩脉或岩墙侵入于新太古代TTG、古元古代高压麻粒岩或角闪岩中,是北恒山地体最后一期前寒武岩浆活动。以上研究成果已发表于Precambrian Research。 (3) 超高压变质橄榄岩与新太古代板块构造的起始板块构造的启动时间一致存在争议,本研究对冀东太古宙超高压橄榄岩中的石榴石假象和发育出溶结构的单斜辉石进行矿物成分恢复,并对不同阶段的矿物组合进行温压估算,重构了冀东太古宙超高压橄榄岩的折返过程变质P-T轨迹。冀东太古宙超高压橄榄岩的发现表明在新太古代时地球已经发育了汇聚板块边缘,并指示某种形式的板块构造至少在新太古代就已经出现。以上研究成果发表于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22年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室机组人员在两套大型仪器原有功能基础上积极努力拓展仪器新应用功能,建立了有关LA-ICP-MS黄铁矿微量元素原位微区分析和独居石的U(Th)-Pb年龄精确测定方法,发表了两篇测试方法论文;并根据使用研发经验改进了激光相关部件,申请获批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如图4)。    图4 实验室发明专利证书 附部分支撑2022研究工作的重点科研项目:A.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求真学人计划:流体中Bi对Ag的迁移和富集影响(QZ05201904),2019年5月-2021年12月;B.教育部基科研费优秀教师基金项目:内蒙古花脑特大型银铅锌矿床成矿机理:原位微区硫和铅同位素研究与热力学模拟(2652018129),2019年1月-2021年11月; C.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满都拉—白乃庙一带铜金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2018-01-YS01),2018年5月-2021年5月; D.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铋在银成矿过程中的作用(41973038); 2020年1月-2023年12月;E.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钦杭成矿带湘南段铜锡多金属矿产深部探测技术示范(2018YFC0603901); F.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秦岭成矿域复合造山过程中印支-燕山期金-多金属成矿作用(41730426)G.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内蒙古双尖子山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银的超常富集机理:原位微区物质组成及实验学研究(41672068)H.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典型斑岩钼成矿系统中钼和硫同位素分馏机理研究:以黑龙江岔路口超大型斑岩钼矿床为例(41503042) 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委重大计划重点:富碲、硒大型矿床成矿作用对比研究(92062219)J.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内蒙古中部阴山地块早前寒武纪变质作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Early-Precambrian metamorphism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 in the Yinshan Block, Central Inner Mongolia, 42030304,299万元,2020.01-2025.12.魏春景、宋述光、田伟、田猛。负责人:魏春景K.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祁连-昆仑构造域原特提斯洋形成演化及全球意义, 91955202,303 万元,2020.01-2023.12,在研,负责人:宋述光.支撑的科研项目:L."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型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中国东部俯冲带深部过程非生物成气动力学机制, 2019YFA0708503, 2020-2024M.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昆仑造山带低压麻粒岩变质相平衡、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项目编号:42102042; 附部分2022年实验室数据支撑发表论文情况:校内代表性成果:(一) 实验室教师及学生发表研究论文1.        Su, L., Song, S.G., Wang, C., Allen, M.B., Zhang, H., 2022. Picrite-basalt complex in the Baoshan-Gongshan Block of northern Sibumasu: Onset of a mantle plume before breakup of Gondwana and opening of the Neo-Tethys Ocean. GSA Bulletin, 134, 1091-1108. doi:10.1130/b36028.12.        Wu, Z.Z., Wang, C.*, Song, S.G.*, Allen, M. B., Kusky, T. &Su, L. (2022). Ultrahigh-pressure peridotites record Neoarchean collisional tectonic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596, 117787.3.        Wang, C., Song, S., Allen, M.B., Su, L., Zhao, G., Gao, T., 2022. Late Paleoproterozoic magmatism in North Hengshan: Final collapse of the Trans-North China Orogen. Precambrian Research 374, 106655.4.        Wang, C., Song, S., Su, L., Allen, M.B., 2022. Crustal maturation and cratonization in response to Neoarchean continental collision: The Suizhong granitic belt, North China Craton. Precambrian Research 377, 106732.5.        Khaksar, T., Rashidnejad-Omran, N., Li, S.Q., Song, S.G., Kananian, A., Chen, F.K., Li, S., Geochronology and petrogenesis of granitoids and associated mafic enclaves from Ghohroud in the Urumieh-Dokhtar Magmatic Arc (Iran): Evidence for magma mixing during the closure of the Neotethyan Ocean. Geological Journal.6.        Di Feng , Chao Wang , Shuguang Song, Lu Xiong , Guibin Zhang , Mark B. Allen ,Jie Dong , Tao Wen , Li Su, 2023. Tracing tectonic processes from Proto- to Paleo-Tethys in the East Kunlun Orogen by detrital zircons. Gondwana Research, 115: 1-16.7.        Jinran Qiao , Chen-Ao Zhou , Jie Dong , Mark B. Allen , Liming Yang , Li Su ,Shuguang Song, 2023. Syn- and post-collisional potassic to ultrapotassic alkaline and subalkaline volcanic rocks: Heterogeneous mantle metasomatism beneath the North Qaidam orogenic belt. Lithos, 442-443: 107081.8.        Jinran Qiao, Jie Dong , Shuguang Song, Chao Wang, Mark B. Allen, Li Su , 2022. Melting of mafic slab and mantle peridotite during ridge subduction of the Proto-Tethys Ocean (Qilian Orogen, NW China). Lithos, 410-411: 106588.9.        Lu Xiong , Shuguang Song, Li Su , Guibin Zhang , Mark B. Allen , Di Feng , Shuwen Yang, 2023. Detrital zircons from high-pressure trench sediments (Qilian Orogen): Constraints on continental-arc accretion, subduction initiation and polarity of the Proto-Tethys Ocean. Gondwana Research, 113: 194–209.10.     Wen, T., Song, S., Xu, C., Zhang, G., Allen, M.B., Su, L., Wang, C., 2022a. Carbonatitic pockets in intra-ocean arc volcanics (Qilian orogen): Petrogene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carbon recycling in subduction zones. Chemical Geology, 606, 120981.11.     Wen, T., Song, S., Wang, C., Allen, M.B., Dong, J., Feng, D., Su, L., 2022b. IBM-type forearc magmatism in the Qilian Orogen records evolution from a continental to an intra-oceanic arc system in the Proto-Tethyan Ocean. Gondwana Research, 110, 197-213.12.     Tayebeh Khaksar, Nematollah Rashidnejad-Omran, Shuang-Qing Li, Shu-Guang Song, Ali Kananian, Fukun Chen, Su Li, 2022, Geochronology and petrogenesis of granitoids and associatedmafic enclaves from Ghohroud in the Urumieh–DokhtarMagmatic Arc (Iran): Evidence for magma mixing duringthe closure of the Neotethyan Ocean. Geological Journal, 57:3313-333213.     张红雨*, 赵青青, 赵刚, 洪晶欣, 刘家军, 翟德高. 黄铁矿微量元素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方法及其在金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矿床地质, 2022, 41(06): 1182-1199.14.     张红雨*, 杨立明, 苏犁, 宋述光, 王大川. LA-ICP-MS独居石的U(Th)-Pb年龄精确测定方法及地质意义探究. 现代地质, 1-33.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2.065.(二)支撑校内教师科研工作发表的论文15.     Mengxu Guo, Jiajun Liu, Degao Zhai, Jeffrey de Fourestier, Min Liu, Rui Zhu,2023,Tourmaline as an indicator of ore-forming processes: Evidence from the Laodou gold deposit, Northwest China. Ore Geology Reviews ,DOI: 10.1016/j.oregeorev.2023.10530416.     Qingqing Zhao, Degao Zhai, Anthony E. Williams-Jones, and Jiajun Liu, 2023, Trace element and isotopic (S, Pb) constraint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giant Chalukou porphyry Mo deposit, NE China. American Mineralogist,DOI:10.2138/am-2022-8142.17.     Kexin Wang , Degao Zhai , Anthony E. Williams-Jones , Dengfeng Li , Jiajun Liu, 2022, Discrete Late Jurassic Sn Mineralizing Events in the Xianghualing Ore District,South China: Constraints from Cassiterite and Garnet  U-Pb Geochronology . American Mineralogist, DOI:10.2138/am-2022-8412校外代表性成果:18.     Zizhen Yang, Chunjing Wei , Shuguang Song, Wei Tian, Bin Wang,2023,Paleoproterozoic high-pressure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in the Yinshan Block, North China craton. Precambrian Research,DOI:10.1016/j.precamres.2023.10700619.     Song, S.G., Ye, S.T., Allen, M.B., Niu, Y.L., Sun, W.D., Zhang, L.F., 2022. Oxidation of arcs and mantle wedges by reduction of manganese in pelagic sediments during seafloor subduction. American Mineralogist 107, 1850-1857. https://doi.org/10.2138/am-2022-817120.     Bi, H.Z., Whitney, D.L., Song, S.G.*, Zhou, X., 2022. HP–UHP eclogites in the East Kunlun Orogen, China: P–T evidence for asymmetric suturing of the Proto-Tethys Ocean. Gondwana Research. 104, 199-214. https://doi.org/10.1016/j.gr.2021.04.00821.     林秋玫, 宋述光*, 崔莹. 2022. 祁连山玉石沟橄榄岩中非生物成因甲烷‒石墨流体包裹体及其形成条件.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8(2): 241-248. doi: 10.13209/j.0479-8023.2022.013   
  • 2024
    01.22
    一、仪器信息      矿物激光微区分析实验室内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主要由澳大利亚Scientific Instrument公司Resolution LR/S155高能量准分子激光器(1909639S)和德国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Neptune Plus型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1805618S)组成(图1),主要开展矿物微区Sr-Zr-Nd-Hf等同位素比值、溶液Mg-Sr-Nd-Pb-Hf等同位素比值和高分辨率微区U-Pb定年测试分析。    图1 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照片 二、运行管理工作概况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日常主要由谢锦程和张亮亮两位专职教师负责维护和运行。2022年度,仪器基本维持平稳运行。本年度完成仪器的内部检查,出具内检报告一份;出具非计量认证人员比对报告一份。除原有测试方法外,本年度开发磷灰石、斜长石等矿物微区Sr同位素比值;磷灰石、榍石、独居石等矿物原位Nd同位素比值;微区Sr同位素比值成像和碳酸盐岩、锡石、独居石等矿物U-Pb定年方法研发。仪器主要面向校内外多个科研团队开展实验测试分析,用户可直接在中国地质大学大型仪器管理系统中查看仪器状态、测试内容和收费标准,并经由大型仪器管理系统进行实验预约。 三、仪器共享使用成效两台大型仪器共计完成年有效机时超过1800小时,共计培养8名研究生和4名青年教师开展独立仪器操作;承担一项本科生公选课的实验室教学和数名本科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两台仪器支撑下,一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111’外专引智基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项目的运行,同时支撑Nature Communications、Geology、Journal of Petrology、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数十篇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发表,支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油勘探研究院等单位科研团队开展实验测试,年测试收入45万元。此外,依托两台大型仪器,本年度建立矿物原位Sr、Nd同位素、Sr同位素成像和碳酸盐岩U-Pb定年等实验方法,为校内外科研团队提供数据质量可靠、分析流程规范的分析测试服务,受到广泛好评。 在本机组支撑下,协助朱弟成教授所负责的‘111’外专引智基地等项目的运行,向基地内外国学术带头人、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Roberto Weinberg教授、土耳其卡拉德尼兹技术大学Yener Eyuboglu教授开展锆石U-Pb定年、锆石Hf同位素测试等分析服务,充分带动基地内师生学术交流。此外,本机组支撑朱弟成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已于2023年发表)发表青藏高原地壳演化和大陆地壳生长过程文章,两项研究成果,详细解剖了碰撞带大陆地壳产生和密度分层的过程与机制,为研究其他碰撞带大陆地壳的产生、密度分层和保存机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参照对象,为检验其它碰撞带的地壳生长过程和驱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提高了学术界对碰撞带大陆地壳如何产生、如何保存的认知水平
进入仪器预约系统
仪器实时使用记录
仪器设备 更多 >